详细字义
◎ 肿zhǒng
名
- (形声。从肉,中(重)声。本义:痈) 同本义 [carbuncle]
- 肿,痈也。——《说文》
- 肉暴长曰肿。——《论衡·状留》
- 肿疡。——《周礼·疡医》。注:“痈而上创者。”
- 郁处头,则为肿为风。——《吕氏春秋·尽数》
- 疡医掌肿疡。——《周礼·天官》。郑玄注:“肿疡,痈而上生疮者”
◎ 肿zhǒng
动
- (1) 浮胀;肿胀 [swell]
- 看那店主人,打的半边脸都肿了,半日挣扎不起。——《水浒传》
- (2) 又如:肿泄(病名。腹泻及手足浮肿);肿哙(虚肿);肿疡(痈;毒疮);肿病(病名。即水肿。通称浮肿)
◎ 肿zhǒng
动
- (1) 浮胀;肿胀 [swell]
- 看那店主人,打的半边脸都肿了,半日挣扎不起。——《水浒传》
- (2) 又如:肿泄(病名。腹泻及手足浮肿);肿哙(虚肿);肿疡(痈;毒疮);肿病(病名。即水肿。通称浮肿)
常用词组
疮肿
赤肿
毒肿
浮肿
洪肿
红肿
脚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