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名网 > 取名字典 > 边字的意思-边字取名寓意

  • 边字拼音 biān
    边字五行
  • 边字部首
    边字繁体
  • 边字简体笔画 5
    边字繁体笔画 22
    边字康熙笔画 22
  • 边字结构 半包围结构
    边字字性 偏男性
    边字推荐度 43%
姓名学寓意:边缘,边沿。在名字中无任何意义。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biān

  1. 物体的周围部分,外缘:~缘。~沿。
  2. 国家或地区交界处:~疆。~界。~防。~境。~陲(边境)。
  3. 几何学上指夹成角或围成多角形的直线:等~三角形。
  4. 旁侧,近旁:身~。~锋。
  5. 方面:~干(gàn )~学。
  6. 表示方位:上~。外~。
  7. 姓。

英语 edge, margin, side, border

德语 Grenze, Grenzgebiet, Schranke (S)​,Schranke, Grenze (S)​,Seite (S)​,Seitenrand, Rand, Kante (S)​,an, nahe bei, neben, voneinander (Präp)​,Bian (Eig, Fam)

法语 côté,bord,marge,frontière,en même temps,simultanément,(suffixe locatif)​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biān

  1. (1) (形声。从辵( chuò),臱( mián)声。本义:山崖的边缘)
  2. (2) 同本义 [margin;edge;brim]
  3. 边,行垂崖也。——《说文》
  4. 边,垂也。——《尔雅》
  5. 白帝城边足风波, 瞿塘五月谁敢过。—— · 李白《荆州歌》
  6. 又如:崖边;岸边;水池边;边侧(边沿,旁侧);边涯(边际;边缘)
  7. (3) 边境 [border;frontier]
  8. 其在边邑。——《礼记·玉藻》。注:“九洲之外。”
  9. 顿颡于边。——《国语·吴语》。注:“边,边境也。”
  10. 臣闻五大不在边,五细不在庭。(五大:一种大人物。)——《左传·昭公十一年》
  11. 思念北边之末安。——《盐铁论·利议》
  12. 归来头白还戍边。——· 杜甫《兵车行》
  13. 又如:边人(边境的人);边民(边境的人民);边缺(边远地区官职的空缺);边任(驻守边远地区的重要职位);边庭(边疆);边夷(泛指边疆的少数民族);边功(在边境抗敌所建立的功劳)
  14. (4) 旁边 [side]
  15. 边,方也。——《广雅》
  16. 续衽钩边。——《礼记·深衣》
  17. 齐衰不以边坐。——《礼记·檀弓》
  18. 鸟宿池边树。——·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
  19. 又如:左边;右边;边厢(旁边);边邦(邻邦);边近(旁边,附近)
  20. (5) 尽头 [limit]
  21.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
  22. 又如:无边;无边无际;边梢(树枝的末梢)
  23. (6) 边区的省称 [border area]
  24. 如:边府(边区政府);边币
  25. (7) 方位词的后缀
  26. 故垒西边。——·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27. 又如:东边;西边;后边;前边
  28. (8)

biān

  1. 靠近 [be close to]
  2. 。——《史记·高祖本纪》。集解:“近也。”
  3. 又如:边鄙(靠近边界的地方);边海(靠海,临海;海边);边带(邻接,毗连)

biān

  1. 靠近 [be close to]
  2. 。——《史记·高祖本纪》。集解:“近也。”
  3. 又如:边鄙(靠近边界的地方);边海(靠海,临海;海边);边带(邻接,毗连)
常用词组
挨边 安边 被边 傍边 并边 备边 半边 北边 边埃 边隘 边岸 边跋 边班 边邦 边气 边前 边墙 边情 边酋 边区 边曲 边缺 边壤 边人 边任 边戎

國語辭典

biān

  1. 指兩國或兩地區的交界處或近交界處。如:「守」、「戍」、「墾」。
  2. 兩旁。如:「河」、「路」、「岸」。
  3. 四周、周圍。如:「桌」、「床」、「邊緣」。
  4. 際限、盡頭。如:「苦海無邊,回頭是岸。」、「遠在天邊,近在眼前。」唐·杜甫〈登高〉詩:「無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袞袞來。」
  5. 方向。如:「左」、「前」、「東」、「外」。
  6. 物體或衣裙邊緣的裝飾。如:「鏡」、「滾」、「鑲」、「花」。
  7. 頭緒。如:「說了半天,還摸不著兒。」
  8. 幾何學中夾成角或構成多角形的線段,稱為「邊」。如:「等邊三角形」。
  9. 量詞。計算物體邊側的單位。如:「三形」、「五形」。
  10. 姓。如東漢有邊韶,明代有邊維新。

biān

  1. 偏、不正。《禮記·檀弓上》:「齊衰不以坐,大功不以服勤。」漢·鄭玄·注:「,偏倚。」
  2. 表方位。相當於「裡」、「內」、「中」等字。唐·高適〈信安王幕府詩〉:「大漠風沙裡,長城雨雪。」宋·楊萬里〈新青讀樊川〉詩:「九千刻裡春長雨,萬點紅花又空。」
  3. 一面。常用「邊……邊……」的語式表達。如:「學」、「吃」、「吃飯看電視」。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未收录“边”字头,请参考“邊”字。)

【酉集下】【辵】 邊·康熙筆画:22 ·部外筆画:15

  1. 〔古文〕𦍇【集韻】【韻會】【正韻】𠀤𤰞眠切,音編。【玉篇】畔也,邊境也。【禮·玉藻】其在邊邑。【註】邊邑,九州邊鄙之邑。【左傳·成十三年】蕩搖我邊疆。
  2. 又【正韻】旁近也。【前漢·高帝紀】齊邊楚。
  3. 又側也。【禮·檀弓】齊衰不以邊坐。【疏】喪服宜敬,起坐宜正,不可著齊衰而偏坐也。
  4. 又邊璋,半文飾也。【周禮·冬官考工記】邊璋七寸。
  5. 又姓。周大夫邊伯之後。南唐有邊鎬。《說文》作𨘢。
  6.  

說文解字

(康熙字典未收录“边”字头,请参考“”字。)

【】【】

《說文解字》

桐木也。从木熒省聲。一曰屋梠之兩頭起者爲榮。永兵切

《說文解字注》

字源字形

边字字源

与边字同音的字

与边字同部首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