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名网 > 取名字典 > 闾字的意思-闾字取名寓意

  • 闾字拼音
    闾字五行
  • 闾字部首
    闾字繁体
  • 闾字简体笔画 9
    闾字繁体笔画 15
    闾字康熙笔画 15
  • 闾字结构 半包围结构
    闾字字性 偏男性
    闾字推荐度 47%
姓名学寓意:里巷的门,也是姓氏的一种。形容有凝聚力。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1. 古代二十五家为一闾。
  2. 原指里巷的大门,后指人聚居处:倚~而望。~里。~巷。~左(秦代居于里门之左的贫苦百姓)。
  3. 汇聚:尾~(水~汇聚之处,泄水的处所)。

英语 village of twenty-five families

德语 Dorf, Ortschaft (S)​,Lü (Eig, Fam)

法语 portail à l'entrée d'une ruelle ou d'un village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1. (1) (形声。从门,吕声。本义:里巷的大门)
  2. (2) 同本义 [gate of an alley]
  3. 闾,里门也。——《说文》
  4. 二大夫出,相与踦闾而语。——《公羊传》
  5. 便旋闾阎。——张衡《西京赋》
  6. 门闾无关。——《吕氏春秋·仲夏》
  7. 发闾左戍渔阳九百人。——《汉书·陈胜传》
  8. (3) 又如:倚闾而望;闾阋(指内部斗争);闾墓(里巷和墓道的大门);闾闬(里巷的门)
  9. (4) 里巷 [lane]
  10. 闾,里也。——《广雅·释宫》
  11. 魏文侯过段干木之闾而轼之。——《吕氏春秋·期贤》
  12. 郢都之旧闾兮。——《楚辞·刘向·九叹·思古》
  13. (5) 又如:闾吏(里巷小吏);闾陌(里巷);闾社(闾里乡社);闾肆(街市)
  14. (6) 泛指门户;人家 [door;house]。如:闾井(房屋、水井等);闾舍(房舍);闾居(屋门所在)
  15. (7) 中国古代以二十五家为闾 [a community of 25 families in ancient China]
  16. 令五家为比,使之相保,五比为闾,使之相爱。——《周礼·大司徒》
  17. (8) 泛指乡里 [native village]。如:陋闾;闾部(泛指地方);闾落(村庄);闾亭(乡里);闾户(村户);闾伍(乡里,民间)
  18. (9)
常用词组
比闾 邦闾 辟闾 表闾 并闾 充闾 常闾 村闾 东闾 飞闾 妇闾 故闾 衡闾 家闾

國語辭典

  1. 里巷的门。《周礼·地官·乡大夫》:「国有大故,则令民各守其,以待政令。」
  2. 泛指门。如:「倚而望」。《荀子·大略》:「庆者在堂,吊者在。」唐·杨倞·注:「,门也。」
  3. 泛指乡里。《新唐书·卷一九七·循吏传·薛元赏传》:「都市多侠少年,以黛墨镵肤,夸诡力,剽夺坊。」
  4. 姓。如汉代有谭。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未收录“闾”字头,请参考“閭”字。)

【戌集上】【門】 閭·康熙筆画:15 ·部外筆画:7

  1. 【廣韻】力居切【集韻】【韻會】【正韻】凌如切,𠀤音臚。【說文】里門也。周禮五家爲比。五比爲閭。閭,侶也。二十五家相羣侶也。【書·武成】式商容閭。【傳】式其閭巷。【禮·內則】與其得罪於鄕黨州閭。【註】二十五家爲閭。【戰國策】齊桓公,宮中女市女閭七百。【註】閭里,中門也。【後漢·班固傳】閭閻且千。【註】字林曰:閭里,門也。
  2. 又門名。【左傳·襄十八年】州綽門於東閭。【註】齊東門。【穀梁傳·成元年】客不說而去,相與立胥閭而語。【註】胥閭,門名。【釋文】閭,力居反。
  3. 又仙所居。【史記·孝武紀】石閭者,在泰山下阯南方,方士多言此仙人之閭也。
  4. 又亭名。【春秋·襄二十一年】邾庶其以漆閭丘來奔。【註】高平南,平陽縣西北有顯閭亭。
  5. 又古官名。【周禮·地官·閭胥】閭胥各掌其閭之徵令。【離騷序】屈原與楚同姓,仕於懷王,爲三閭大夫。【史記·屈賈傳註】三閭之職,掌王族三姓。
  6. 又石名。【五音集韻】尾閭。司馬云:閭者,聚也。水聚族之處,在扶桑東,一名沃焦。一石,方圓四萬里,厚四萬里,海水注者無不燋。
  7. 又山名。【爾雅·釋地】東方之美者,有醫無閭之珣玗琪焉。【註】醫無閭,山名。今在遼東。
  8. 又【揚子·方言】舟首謂之閤閭。【註】今江東呼船頭屋謂之飛閭是也。
  9. 又劒名。【荀子·性惡篇】干將,莫邪,鉅闕,辟閭,此皆古之良劒也。註:《新序》曰:辟閭、巨闕,天下之良劔也。
  10. 又【五音集韻】草名。狀如艾蒿。【前漢·司馬相如傳】奄閭軒于。【註】奄閭,蒿也。子可治疾。
  11. 又【正韻】𠀤閭,木名。【史記·司馬相如傳】仁頻、幷閭。【註】仁頻、幷閭俱註作椶。然攷之櫚皮作索,則椶應屬幷閭,仁頻作梹榔也。
  12. 又【集韻】獸名。如驢,一角,岐蹄。【山海經】縣雍之山,其獸多閭麋。【註】郭曰,閭卽羭也。似驢而岐蹄,角如麢羊。一名山驢。
  13. 又美女。【戰國策】閭姝、子奢莫如媒兮。【註】閭姝,荀子作閭娵。韋昭云:梁王魏翟之美女。
  14. 又姓。【左傳·定十一年】宗子陽與閭丘明相厲也。【前漢·藝文志】閭丘子十三篇。【註】魏人。【正字通】將閭、閭葵,皆複姓。漢唐君𥓓:處士閭葵班。
  15. 又人名。【史記·秦本紀】吳王闔閭。【前漢·武帝紀】東夷薉君南閭等。【註】南閭者,薉君之名。【史記·建元以來王子侯者年表】俞閭侯。

說文解字

(康熙字典未收录“闾”字头,请参考“閭”字。)

【卷十二】【門】

《說文解字》

桐木也。从木熒省聲。一曰屋梠之兩頭起者爲榮。永兵切

里門也。从門呂聲。《周禮》:“五家爲比,五比爲閭。”閭,侶也,二十五家相羣侶也。力居切

《說文解字注》

字源字形

闾字字源

与闾字同音的字

与闾字同部首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