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名网 > 取名字典 > 寧字的意思-寧字取名寓意

  • 寧字拼音 níng、 nìng
    寧字五行
  • 寧字部首
    寧字繁体
  • 寧字简体笔画 14
    寧字繁体笔画 14
    寧字康熙笔画 14
  • 寧字结构 上下结构
    寧字字性 偏男性
    寧字推荐度 91%
姓名学寓意:见“宁”。宁静 查询< >起名汉字搭配。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níng

  1. 平安,安定:~靜。~謐。息事~人。
  2. 已嫁的女子或在外子女回家省視父母:~親。歸~。
  3. 守父母之喪,喪假:“前博士弟子父母死,予~三年”。
  4. 中國江蘇省南京市的別稱。
  5. 中國寧夏回族自治區的簡稱。
其他字义

nìng

  1. 情願:~肯。~死不屈。~缺毋濫。
  2. 豈,難道:王侯將相~有種乎?
  3. 語助,無實際意義:不~唯是。
  4. 姓。

英语 repose, serenity, peace; peaceful

德语 Frieden (S)

法语 paisible,serein,(abrév.)​ Nankin,plutôt que,préférer,préférable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níng

  1. (1) (甲骨文簡體本作“⿱皿丂”,从皿,从丂,甲骨文繁體加宀。“宀”象房屋形,象器皿置於屋下之形,會室家之安。金文加从“心”,或省“丂”。今用“宁”字作“寧”簡化字。“宁”本讀zhù,是“貯”的本字。本義:安寧、平安)
  2. (2) 同本義 [peaceful]
  3. 寍,安也。——《說文》。經傳皆以寧爲之。
  4. 三日康寧。——《書·洪範》
  5. 惟若寧侯。——《考工記·梓人》
  6. 歸寧乃邦。——《儀禮·覲禮》
  7. 身欲寧。——《禮記·月令》
  8. 雞狗不得寧。——· 柳宗元《捕蛇者說》
  9. 寧汝於斯。——· 袁枚《祭妹文》
  10. 幸寧心哉。——· 宗臣《報劉一丈書》
  11. 又如:心神不寧;寧吉(安寧吉祥);寧息(安寧平靜);寧和(安寧和平);寧泰(安寧太平);寧康(安寧康樂)
  12. (3) 安定 [stable]
  13. 如:寧一(安定統一);寧止(安樂);寧平(安定太平);寧昌(安定昌盛);寧居(安居);寧殷(安定富庶);寧晷(安定的時刻)
  14. (4) 平靜;寧靜 [quiet]
  15. 正是猴性頑劣,再無一個寧時。——《西遊記》
  16. 朕心緒不寧,教汝等且退,何故又來!——《三國演義》
  17. 又如:寧貼(妥貼,妥當);寧晏(平靜;安定);寧俗(使民風寧靜和睦);寧極(寧靜至極之性);寧息(安寧;平靜)
  18. 詞性變化
  19. níng
  20. 〈動〉
  21. (1) 已嫁女子回孃家探望父母;也泛指省親 [visit one’s own parents]
  22. 歸寧父母。——《詩·周南·葛覃》
  23. 又如:寧省(探望年長的親屬);寧親(省親);寧覲(返里省親)
  24. (2) 使安定 [stablize]
  25. 如:寧人(安定民衆);寧內(安定國內);寧民(安民,使人民安定);寧神(安定其心神);寧家(使家庭安定);寧亂(平息災禍戰亂);寧親(使父母安寧);寧邊(使邊境安定)
  26. (3) 守父母之喪 [mourn]
  27. 前博士弟子父母死,予寧三年。——《漢書·哀帝紀》
  28. 又如:寧喪還家;寧告(古代官吏告假奔喪);寧考(亡父)
  29. (4) 安心 [settle down]
  30. 如:寧奈(忍耐);寧耐(忍耐);寧心(安心;耐心);寧候(安心等待);寧業(安心從事其所爲之業);寧意(使之安心)
  31. (5) 返回,回 [go back]
  32. 干連的人,盡數保放呆家。——《水滸傳》
  33. 如:寧家(回家)
  34. níng
  35. 〈名〉
  36. (1) 南京的別稱 [another name for Nanjing]
  37. 如:滬寧線
  38. (2) 寧夏回族自治區的簡稱 [the short for the Ningxia Hui Autonomous Region]
  39. 如:陝甘寧邊區
  40. (3)
  41. 甯越徐尚蘇秦杜赫之屬爲之謀。—— · 賈誼《過秦論》
  42. (4) 另見 nìng
  43. 常用詞組

níng

  1. (1) 已嫁女子回孃家探望父母;也泛指省親 [visit one’s own parents]
  2. 歸寧父母。——《詩·周南·葛覃》
  3. 又如:寧省(探望年長的親屬);寧親(省親);寧覲(返里省親)
  4. (2) 使安定 [stablize]
  5. 如:寧人(安定民衆);寧內(安定國內);寧民(安民,使人民安定);寧神(安定其心神);寧家(使家庭安定);寧亂(平息災禍戰亂);寧親(使父母安寧);寧邊(使邊境安定)
  6. (3) 守父母之喪 [mourn]
  7. 前博士弟子父母死,予寧三年。——《漢書·哀帝紀》
  8. 又如:寧喪還家;寧告(古代官吏告假奔喪);寧考(亡父)
  9. (4) 安心 [settle down]
  10. 如:寧奈(忍耐);寧耐(忍耐);寧心(安心;耐心);寧候(安心等待);寧業(安心從事其所爲之業);寧意(使之安心)
  11. (5) 返回,回 [go back]
  12. 干連的人,盡數保放呆家。——《水滸傳》
  13. 如:寧家(回家)
  14. níng
  15. 〈名〉
  16. (1) 南京的別稱 [another name for Nanjing]
  17. 如:滬寧線
  18. (2) 寧夏回族自治區的簡稱 [the short for the Ningxia Hui Autonomous Region]
  19. 如:陝甘寧邊區
  20. (3)
  21. 甯越徐尚蘇秦杜赫之屬爲之謀。—— · 賈誼《過秦論》
  22. (4) 另見 nìng
  23. 常用詞組

níng

  1. (1) 南京的別稱 [another name for Nanjing]
  2. 如:滬寧線
  3. (2) 寧夏回族自治區的簡稱 [the short for the Ningxia Hui Autonomous Region]
  4. 如:陝甘寧邊區
  5. (3)
  6. 甯越徐尚蘇秦杜赫之屬爲之謀。—— · 賈誼《過秦論》
  7. (4) 另見 nìng
  8. 常用詞組

nìng

  1. (1) 豈;難道 [could there be]
  2. 子寧不來。——《詩·鄭風·子衿》
  3. 子寧不嗣音。
  4.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史記·陳涉世家》
  5. 寧有政教。——《史記·貨殖列傳》
  6. 寧不哀哉。——南朝· 丘遲《與陳伯之書》
  7. 寧止不避。——· 李朝威《柳毅傳》
  8. 寧知此爲歸骨所。——· 袁枚《祭妹文》
  9. 又如:寧渠(難道;如何);事之可怪,寧有逾此
  10. 寧、甯 nìng
  11. 〈名〉
  12. (1)
  13. (2) 另見 níng
  14. 常用詞組

nìng

  1. (1) 豈;難道 [could there be]
  2. 子寧不來。——《詩·鄭風·子衿》
  3. 子寧不嗣音。
  4.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史記·陳涉世家》
  5. 寧有政教。——《史記·貨殖列傳》
  6. 寧不哀哉。——南朝· 丘遲《與陳伯之書》
  7. 寧止不避。——· 李朝威《柳毅傳》
  8. 寧知此爲歸骨所。——· 袁枚《祭妹文》
  9. 又如:寧渠(難道;如何);事之可怪,寧有逾此
  10. 寧、甯 nìng
  11. 〈名〉
  12. (1)
  13. (2) 另見 níng
  14. 常用詞組

nìng

  1. (1)
  2. (2) 另見 níng
  3. 常用詞組
常用词组

國語辭典

níng

  1. 安定。如:「安寧」。《詩經·小雅·常棣》:「喪亂既平,既安且寧。」《遼史·卷三一·營衛志上》:「隨陽遷徙,歲無寧居。」

níng

  1. 省視、問安。如:「歸寧」。唐·韓愈〈贈張童子序〉:「童子請於其官之長,隨父而寧母。」
  2. 回家。《喻世明言·卷二六·沈小官一鳥害七命》:「沈昱并原告人,寧家聽候。」
  3. 平息。唐·李嶠〈為水潦災異陳情表〉:「以寧眾口之囂謗,以答三靈之譴咎。」

níng

  1. 情願、寧願。表示選擇後的結果。如:「寧可」、「寧死不屈」、「寧缺毋濫」。《論語·八佾》:「禮與其奢也,寧儉。」《史記·卷七·項羽本紀》:「吾寧鬥智,不能鬥力。」
  2. 豈、難道。《戰國策·趙策三》:「十人而從一人者,寧力不勝,智不若耶?」唐·王勃〈滕王閣序〉:「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
  3. 乃、竟然。《詩經·大雅·瞻卬》:「心之憂矣,寧自今矣。」《三國志·卷二七·魏書·徐胡二王傳·胡質》:「胡通達,長者也,寧有子孫不?」

níng

  1. 清朝以南京為江寧府治,故簡稱為「寧」。如:「寧漢分裂」。今稱為「京」。
  2. 大陸地區寧夏省的簡稱。

níng

  1. 語氣助詞,無義。如:「寧耐」。《左傳·襄公三十一年》:「賓至如歸,無寧菑害。」

nìng

  1. 姓。如漢代有寧成。

康熙字典

【寅集上】【宀】 寧·康熙筆画:14 ·部外筆画:11

  1. 〔古文〕寍【唐韻】奴丁切【集韻】【韻會】囊丁切【正韻】奴經切,𠀤佞平聲。【說文】願詞也。从丂,寍聲。
  2. 又安也。【易·乾卦】首出庶物,萬國咸寧。【詩·大雅】文王有聲,遹求厥寧。【書·康誥】裕乃以民寧。【註】行寬政,乃以安民也。
  3. 又【書·洪範】五福,三曰康寧。【註】無疾病也。
  4. 又女嫁歸省父母曰寧。【詩·周南】歸寧父母。
  5. 又予寧居喪也。【前漢·哀帝紀】博士弟子父母喪,子寧三年。
  6. 又無寧,寧也,願辭也。【左傳·隱十一年】無寧兹許公復奉其社稷。
  7. 又【襄二十六年】若不幸而過,寧僭無濫。【書·大禹謨】與其殺不辜,寧失不經。
  8. 又丁寧,屬付諄復也。【前漢·郞顗傳】丁寧再三。俗作叮嚀。
  9. 又丁寧,鉦也。【左傳·宣四年】著於丁寧。【正義】言著於丁寧,則丁寧是器。【晉語】伐備鐘鼓,聲罪也。戰以錞于丁寧,儆其民也。是丁寧,戰之用也。
  10. 又州名,秦北郡,魏置華州,西魏改寧州。
  11. 又姓。
  12. 又【集韻】乃定切,音佞。通甯。【前漢·郊祀歌】穰穰復正直往甯。【師古註】叶音平聲。言獲福旣多,歸於正道,克當往日所願也。
  13. 又叶乃挺切,佞上聲。【張載·七命】王猷四塞,圅夏謐寧。丹冥投烽,靑徼釋警。
  14. 又叶女良切,音娘。【蘇軾·富鄭公𥓓】堂堂韓公,與萊相望。再聘於燕,四方以寧。望平聲。 【韻會】本作寧,經史作寧,俗作寜。寧从丂。

說文解字

【卷五】【丂】

《說文解字》

桐木也。从木熒省聲。一曰屋梠之兩頭起者爲榮。永兵切

願詞也。从丂寍聲。奴丁切

《說文解字注》

(寧)願䛐也。其意爲願則其言爲寧。是曰意內言外。寍部曰。寍、安也。今字多假寧爲寍。寧行而寍廢矣。古文尙書葢有寍字。陸氏於大禹謨曰。寍、安也。說文安寍字如此。寧、願詞也。此陸氏依許分別二字。今本經宋開寶閒改竄。不可讀。从丂。寍聲。奴丁切。十一部。

字源字形

暂无字源信息

寧字取名男孩名字

与寧字同音的字

与寧字同部首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