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名网 > 取名字典 > 澱字的意思-澱字取名寓意

  • 澱字拼音 diàn
    澱字五行
  • 澱字部首
    澱字繁体
  • 澱字简体笔画 16
    澱字繁体笔画 17
    澱字康熙笔画 17
  • 澱字结构 左右结构
    澱字字性 偏男性
    澱字推荐度 0%

基本解释

基本字义

diàn

  1. 淤泥,沉积的泥滓;灰滓。《爾雅•釋器》:“澱謂之垽。”
  2. 淤積;壅塞。宋沈括《夢溪筆談•雜誌二》:“汴渠有二十年不浚,歲歲堙澱。”
  3. 同“淀”。浅水的湖泊。《文選•郭璞〈江賦〉》:“栫澱為涔,夾潨羅筌。”
  4. 特指湖淀之波漾者。《通雅》卷十七:“湖淀之波漾者曰澱。”
  5. 供牧馬的水草地。宋徐夢莘《三朝北盟會編》卷一百七十六载吕頤浩《十論劄子》:“每於逐年四月,盡括官私戰馬,逐水草牧放,號曰入澱。”
  6. 蓝靛,藍色染料。后作“靛”。《廣韻•霰韻》:“澱,藍澱也。”《通志•昆蟲草木略一》:“藍有三種。蓼藍如蓼染緑,大藍如芥染碧,槐藍如槐染青。三藍皆可作澱,色成勝母。”

详细解释

详细字义

diàn

  1. (1) (形聲。从水,殿聲。本義:沉澱下來的泥滓)
  2. (2) 同本義 [sediment]
  3. 澱謂之垽。——《廣雅》
  4. 又如:澱塞(淤塞)
  5. (3) 藍靛。一種藍色染料 [indigo]
  6. 大洋之水,碧黑如澱。——宋·吳自牧《夢粱錄•江海船艦》
  7. diàn
  8. 〈動〉
  9. (1) 淤積 [silt up]
  10. 汴渠有二十年不浚,歲歲堙澱。—— 沈括《夢溪筆談》
  11. (2) 沉澱 [precipitate]
  12. 豆腐,以黃豆爲之。造法:水浸磨漿,濾去滓,煎成,澱以鹽滷汁,就釜收之。——徐珂《清稗類鈔》
  13. 常用詞組

diàn

  1. (1) 淤積 [silt up]
  2. 汴渠有二十年不浚,歲歲堙澱。—— 沈括《夢溪筆談》
  3. (2) 沉澱 [precipitate]
  4. 豆腐,以黃豆爲之。造法:水浸磨漿,濾去滓,煎成,澱以鹽滷汁,就釜收之。——徐珂《清稗類鈔》
  5. 常用詞組
常用词组

國語辭典

diàn

  1. 沉積的渣滓、淤泥。《宋史·卷九二·河渠志》:「今第見水即以杷濬之,水當隨杷改趨直河,苟置數千杷,則諸河淺,皆非所患。」
  2. 藍色染料。用藍葉浸水調和石灰沉澱而製成。元·周德清〈塞鴻秋·長江萬里白如練〉曲:「長江萬里白如練,淮山數點青如。」

diàn

  1. 淤積、沉浸。如:「沉」。宋·沈括《夢溪筆談·卷二五·雜志》:「而汴渠有二十年不浚,歲歲堙。」清·徐珂《清稗類鈔·詼諧類·回湯豆腐乾》:「豆腐,以黃豆為之。造法:水浸磨漿,濾去滓,煎成,以鹽鹵汁,就釜收之。」

康熙字典

【巳集上】【水】 澱·康熙筆画:17 ·部外筆画:13

  1. 【唐韻】【集韻】【韻會】𠀤堂練切,音電。【說文】滓垽也。
  2. 又【爾雅·釋草】葴,馬藍。【註】今爲澱者是也。
  3. 又【通雅】湖淀波之漾者曰澱。【水經注】汶水又西合一水,西南入茂都澱。澱,陂水之異名也。亦與淀通。【玉篇】或作𪒮。通作壂。

說文解字

【卷十一】【水】

《說文解字》

桐木也。从木熒省聲。一曰屋梠之兩頭起者爲榮。永兵切

滓滋也。从水殿聲。堂練切

《說文解字注》

(澱)滓垽也。釋器曰:澱謂之垽。土部曰:垽,澱也。黑部曰:𪑍謂之垽。按𪑩與澱異字而音義同,實則一字也。从水𣪍聲。堂練切。十三部。

字源字形

暂无字源信息

与澱字同音的字

与澱字同部首的字